最近,郑州富士康正在疯狂的上人恢复产能,以较少营收损失。而郑州富士康的一男性员工跳楼身亡事件,一下子把大众又拉回到10年前深圳富士康的14连跳的回忆中。讨论热火朝天,大部分媒体更是顺理成章的把矛头顺理成章指向了血汗工厂、压抑环境等、工作压力大等原因。
吃瓜群众看了也是顺理成章的就开始骂富士康的娘。但是事情并不像我们看到的那么简单,作为一个内行人,跟随主流媒体是很难看到本质的,我们今天就说说厂里跳楼这件事。首先坠楼的员工赵某,洛阳新安人,38岁,是一名派遣员工,具体是哪家的派遣工还不得知,但派遣公司这也有一定损失。属于IDPBG事业群的港区园区K区厂,3月2日晚从富士康的航空港区富鑫公寓11跳楼,坠落在3层的商铺天花板上身亡。昨天富士康官方回应此事件属实,具体原因没说。外行就很纳闷,工作压力大、管理压抑可以不干啊,可以回家啊,为什么就要跳楼呢?是的,其实很多工厂的跳楼事件原因,和日常的工作并没有太大的关系。
为啥总是富士康?不管有没有发生身亡的悲剧,绿点、昌硕、世硕、联滔等等一些列大厂,都发生过这类型的事件,那为什么每次富士康有这个事,媒体就疯了一样的扑上来?
原因很简单,因为10年前深圳富士康的14连跳,它在当时的影响着实太大,大到外行人一听富士康紧接着就想到跳楼。这个点,太容易引爆了。当年的连跳原因被分成两个主流声音,第一个说法是富士康员工身亡抚恤金高,富士康厂里有个段子“一人跳楼,全家解放,要死就死富士康”。另外一个说法就是基数太大人太多,富士康太大了,以郑州富士康为例,高峰期接近40万人,40万人可是一个小县城的人口,这么多人中发生各种异常事件的概率就会大很多。如果一个县城发生跳楼人们并不意外,但是相同人数的富士康发生了,那就是天大的事。